当前位置 : 主页 > 教学研究 >

高职护理专业《儿科护理学》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时间:2017-11-08 访问次数:

七台河职业技师学院
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立项申请表
 
 
 
项目类 课程建设
项目名称 高职护理专业《儿科护理学》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项目负责人 史晓琪
所在系部 医疗卫生系
联系电话 18646469677
申报日期 2015.10
结题日期 2018.04
 
 
 
 
七台河职业技师学院教务处制


填  表  说  明
 
    一、按表格填写各项内容时,要实事求是,表达要明确、严谨。
二、本表要求打印,一式二份,A4纸左侧装订成册。
三、每个项目负责人限报1名,主要参加人员:指参加本项目实质性研究的工作者,不含项目负责人。
四、填写中如栏目篇幅不够,可自行加页。
 
 
 
 
                                 
 
 
 
 

一、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高职护理专业《儿科护理学》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项目类型 课程建设
负责人姓名 史晓琪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1988.05.19
专业技术职务 初级(师) 行政职务  
最后学历 本科 联系电话 18646469677
所在系部 医疗卫生系 E-mail   122047331@qq.com
研究专长 《儿科护理学》的临床实践与教学方法研究

 

 

 

 

 
姓  名 年龄 专业及技术职务 所在系部 研究专长 承担工作 本人签名
赵芳芳 32 护师 医疗卫生系 小儿身体健康的评估 论文撰写,案例收集  
肖玮俐 34 护师 医疗卫生系 儿科基础护理技术的教学方法研究 儿科实践指导,论文撰写,案例收集  
崔燕燕 28 护士 医疗卫生系 儿科护理学的教学方法研究 论文撰写,案例收集  
孙文丽 52 教授 医疗卫生系 临床护理管理、护理教学评价 监督、评价课程改革的教学成果  
张  凤 37 副教授 医疗卫生系 临床护理教育学的教学方法研究 指导课程改革的方法,评价实施效果  
 
 
 
二、立项依据及研究基础
1.立项依据(含选题意义,课程定位、省内相关课程研究情况,目前学院该课程实施现状分析,)  
(1)选题意义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目前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主要力量,占据着护理专业学生的一大部分[1],目前,国家高度重视高职教育,因此,如何培养出满足临床需要的高素质医疗护理专业技能型人才,更好的服务于服务对象,一直是护理专业培养人才的共同目标,也是医疗护理专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课题研究以解决我校医疗卫生系学生学习《儿科护理学》过程中小班授课课堂过于死板,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为目标,进行课程改革,建设理实一体化课程,重视职业素质的培养,强化实践技能,完善临床实训基地,包括医院、社区、幼儿园等【2】,加大实训、见习课在教学课程设置中的比重。通过加设见习,各类岗位实习等实践环节,了解各个护理岗位的职责从而制定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计划、大纲,并定期对相关医院做调研,对教学模式进行归纳、总结、升级,培养高素质的医疗护理专业技能型人才,因此,本课题研究成功后会有很高的推广价值,能够推陈出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若加以应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将对护理专业的发展和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的提高有很大促进作用。
(2)课程定位及学院该课程实施现状
《儿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关于认识小儿各类疾病及其预防和治疗、护理病人,促进健康的学科。在医学教育中,它是护理专业的必修课。同时,在护士资格考试中占据很大的比例,也是高职护理升本科护理的必修课之一,儿科护理学既是临床医学的专业基础课,又与临床医学中多学科密切联系,故学好儿科护理学是学好临床各专业的关键。
目前,我院医疗卫生系开设儿科护理学的年级为2013级和2014级三年制学生,在整个儿科护理学的教学中,理论课采用小班授课模式,讲授各系统疾病理论知识,实训课在我院的实训中心儿科实训室进行授课,理论课与实践课衔接不够紧密【3】,教师采用的依旧是传统的授课方式,包括课堂讲授、习题、操作示教、练习、考试等,脱离不了死记硬背的老套路,实训课时过少,实践教学能力不足,学生也都是被动接受知识,只通过学期末考试成绩来确定学生及格与否,忽略平时的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片面性,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发展,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已成为护理教学人员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3)课程实施现状与分析
西安交通大学护理学院蒋文慧【4】等人在2002年开始探索儿科护理学课程设置的新模式,从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上优化改革。在2012年,南宁市卫生学校的冯照力【5】等人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比较,阐述儿科护理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方法及结果评价,并分析其实施成效,取得良好的效果。
2005年10月,我省哈尔滨医科大学护理系的尹志勤张海娟【6】等人也研究过关于启发式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提高了教学效果,并深受学生欢迎。到2012年,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的侯媛媛【7】探讨儿科护理技术教学中应用“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强调对护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化护生的职业能力。可见,儿科护理教学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成功经验是符合社会认知规律的,同时也能满足医院的实际需求,促进就业。
我校的护理专业成立时间较短,实施儿科护理学课程的有13级和14级三年制学生,其中13级学生已经进入临床实习阶段,通过对其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普遍反映理论知识记忆不深刻,实践技能方面与学校所学脱节。并且,我校也没有关于儿科护理学课程建设研究的经验和先例,本课题的研究是在借鉴省内外学校的成功经验基础上,针对我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基础水平,以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邓泽民.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形成与教学模式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钱燕,郭林芳.儿科护理学教学改革初步实践.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7):81-82.
【3】周玉琴,朱青芝. 高职护理专业“1.5+1.5”人才培养模式下护理胜任力本位教学模式的设计.护理研究,2014,28(6):2286-2287.
【4】蒋文慧,辛霞.探索儿科护理学课程设置新模式.护士进修杂志,2002,17(7):504-506.
【5】冯照力.儿科护理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与成效.广西教育C(职业与高等教育版),2012, (5).
【6】尹志勤张海娟.启发式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 24(9).
【7】侯媛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在《儿科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 (10).
 
 
 
 
 
2.原有的教学基础积累,课程相关科研基础  
我校医疗卫生系始建于2013年,在市领导的指引下针对我国国情和我市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而设置的,其中护理学为主干专业,是学院确定的重点建设专业,目前我系开设儿科护理学的年级有13级三年制以及14级三年制学生,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医学基础课,如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同时也学习了核心专业课内、外科护理学。目前我院护理专业的儿科实训室设施齐全,能够完成教材中的所有实训技能操作,同时,在校外我院还有多个实习基地,本市的3家医院及各社区、幼儿园等,都可作为学生见习、实习的教学基地,这些都为本课题的开展提供了完备的基础。一直以来,教师上课采用的都是讲授法和多媒体教学联合的方法,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直接向学生系统连贯的传授知识的方法,具有通俗化与直接性等特点。但是会使学生产生依赖和期待心理,从而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优点是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生动化,省去教师过多的板书,但也有一定的弊端,如使教师具有依赖性,可能会使备课不够充分,教学内容的信息量过大,重点不突出。
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育已不能满足岗位对高职护理人才培养的要求,高职院校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教学方法逐渐从“教”向“学”转移,教学活动从师生间的单向行为转向师生、生生间的双向行动。注重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增加实训课时,开设理实一体化课程,加设医院、社区、幼儿园的见习,改进教学方法是有必要的。儿科护理学的任务是使学生对儿科护理学有完整的认识并掌握必要的技能,毕业后满足各级医疗机构儿科护理工作岗位要求,并有继续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及一定的护理管理和科研能力。同时,儿科护理学在护士资格考试中也占了很大的比重,我院儿科护理学的课程改革没有先例和经验,本课题是首次建设儿科护理学的教学模式,在省内外专家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情和学生课堂现状构建出完整的儿科护理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三、教学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研究目标、研究内容,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主要研究内容:通过对《儿科护理学》的课程研究,结合我院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前教育的弊端,参照护士的岗位职业要求,以如何使学生具备从事临科护理工作所必需的能力为基点,更改《儿科护理学》教学内容,实施理实一体化授课,更改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目标是使学生“本职知识、态度、经验、反馈”四种能力综合发展,积累丰富的基础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贴近临床,培养高素质的医疗护理专业技能型人才。
    本课题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高职医疗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儿科护理学》过程中如何实现技能、方法、实践并重,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改善死板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其自主学习,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突出素质教育和实践能力,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从实践中学习理论,边讲边练,提高教学质量,使护理专业学生将来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患者。
 
 
2、项目主要创新点可形成的主要亮点  概念阐述、
 
(1)创新点:
①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出新型的《儿科护理学》教学模式,打破传统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模式,更改为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实并重的教学模式。
②以临床所需护理技能为依托,按需教学,建立课堂-一体化-微课-见习的分段循环式教学模式。
③增加新的学生实习基地,幼儿园、社区等,关注健康小儿的护理。
(2)可形成的主要亮点
①依据学生特点及未来的服务取向,注重技能培养,建立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②教学方法的改进,包括分组情景模拟病例,微课视频授课等。
③动态的教学模式,定期研讨进展,归纳总结,根据临床需求,调整一体化教学大纲。
  1. 概念阐述
①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的综合职业能力要求为基础,确定课程学生的培养目标。突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教学模式,以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岗位的工作项目为主线、以体现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的案例为课题,建立一种课程体系。根据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和社会的需求,以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就业为导向,将学生所学专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分成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有核心技能和辅助技能,各技能模块又都具体理论和技能要求。
    目前我系《儿科护理学》课时分配为理论60学时,实训12学时,更改为理实一体化授课,将原本在课堂授课的内容与实践结合,分为若干项目,在理实一体化教室教学,采用模拟病人或病例分析讲授,讲练结合。
②分段循环式教学: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堂、一体化、微课、见习四部分,第一阶段课堂理论讲授,配合一体化实训教学,并将典型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微课视频供学生课间学习,在校期间加设见习环节,去医院、社区、幼儿园等参观,并分析总结。四部分教学环节循环式往复、螺旋式递进。
③动态教学模式: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定期考核学生理论及实践,并定期到医院等见习基地调研,获得所需人才技能新讯息,按需改良教学模式。
 
3、拟采用的方法和路线
 
①教学内容改革:
  原《儿科护理学》授课计划
 
   理论课内容             学时          实训内容            学时
 
   绪论                    2
   生长发育                2   
   健康小儿的一般护理      2
   住院患儿的护理          4           儿科护理技术           4
   营养紊乱患儿            4
   新生儿疾病              6           新生儿疾病的护理       2
   消化系统疾病            4              
   呼吸系统疾病            4           腹泻、呼吸患儿的护理   2
   循环系统疾病            2
   泌尿系统疾病            4           泌尿系统护理实践       2
   造血系统疾病            4           贫血患儿的护理         2
   神经系统疾病            2
   内分泌系统疾病          2
   免疫性疾病              2
   遗传代谢性疾病          2
   感染性疾病              4
   寄生虫病、急症          2
   复习、考试              8
 
   合计                    60          合计                   12
 
 
新的《儿科护理学》课程安排
 
   理论课内容             学时         理实一体化、见习          学时
 
   绪论                    2           
                                       年龄分期特点               4
                                       小儿体格发育               4
                                       小儿感知觉、运动发育       4            
   健康小儿的一般护理      2           见习一 :幼儿园            2
   小儿体格锻炼            2           各年龄段儿童游戏           2
                                       护理技术操作               4
   营养紊乱患儿            2           见习二:社区医院保健室     2
                                       新生儿疾病的护理           6
                                       腹泻小儿的护理             4
                                       肺炎患儿的护理             4
   循环系统疾病            2           见习三:儿科住院部、门诊   2
                                       肾炎患儿的护理             4
                                       贫血患儿的护理             4
   神经系统疾病            2
                                       糖尿病患儿的护理           4
   免疫性疾病              2
   遗传代谢性疾病          2
   感染性疾病              2
   寄生虫病                2           小儿急救的护理             2
 
   合计                    20          合计                       52
 
 
②教学方法改革:
1)理论教学在传统的讲授和多媒体结合的基础上,运用情景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临床医院以及社区、幼儿园等地,主动获取知识,既能够扎实的掌握知识,又能提高学生与小儿沟通的能力,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对儿童的爱心和责任心。   
2)理实一体化课程,建立各章节儿科病例分析题库,每节课拿出一个病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总结。结束一个系统的学习后,以小组为单位,选取本系统的疾病,自己设计病例,小组成员分别扮演不同角色,将该疾病的症状、体征、发病原因、相关检查、治疗以及护理措施展现出来。同时扩展出与本节课相关的辅助技能,既可以加深对疾病知识的掌握,又可以让学生体会护士整体护理的重要性。
3)建立典型儿科护理学微课资资源:微课是目前高校广泛应用的教学形式,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可以使学生随时随地随需的学习知识。
4)把护士资格考试的内容渗透到每节课当中: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为贯彻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的精神,于2001年开始正式实施的。是护理专业学生从业必须具备的资格,因此,在授课当中,教师应标注各系统考点,出题频率,考核形式等。
   ③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将学期末考核分为三部分,试卷理论答题占50%,课堂表现占20%,实训见习占30%。另加设平时小组情景模拟考核,以小组为单位,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根据其表现评分。
 
 
 
 
4、预期教学成果(具有明显特征的教学效果,学生实践能力,理论成绩变化等)
(1)经过两年的《儿科护理学》教学的课程改革研究,建立完善的《儿科护理学》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
(2)公开发表论文2-3篇。
(3)建立儿科护理学病例模板,按系统完善病例资源,约20个典型病例。
(4)制作典型《儿科护理学》微课教学视频并上传至学院网站,供给学生学习。
(5)制作《儿科护理学》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
(6)学生在校期间,组织一次儿科护理学理论知识竞赛,前十名实验班级学生占70%。
(7)对实验班学生实习期间现状进行调研,医院带教护士对学生进行护理操作考核,成绩较对照班提高30%。
 
 
四、项目实施的方案设计
1. 项目实施思路、方法
主要通过:文献检索、实地调研   资料分析   开题   任务分解   选择实验班进行教学   阶段总结   发表论文   专家论证   修改内容   研究报告这一途径开展本课题的研究。研究过程中采用调查法、文献法、行动法、教学实验法等进行研究。
 
 
2. 实施方案、步骤(含人员详细分工)
 
第一阶段:调研阶段2015.10—2016.06
负责人:史晓琪、赵芳芳、肖玮俐、崔燕燕
深入本市各大医院的儿科科室进行实地调研,同时对外省知名医院通过网络或者电话咨询的方式进行考察,目的是了解护理专业毕业生从事儿科工作的前景以及岗位所需的儿科护理技能操作,最后将考察调研结果整理并分析。
其中,深入儿科科室实地调研的成员为肖玮俐、崔燕燕;联系外省专家的成员为赵芳芳;整理分析资料成员史晓琪。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6.06—2017.10
    负责人:孙文丽、张凤、史晓琪、肖玮俐、崔燕燕、赵芳芳
    由孙文丽、张凤对小组成员进行任务分解,由史晓琪、崔燕燕将第一阶段搜集的信息与儿科护理学课程相结合,重新分配儿科护理学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程设置、考核办法等(参见主要研究内容),增加实训课课时;赵芳芳、肖玮俐负责加设见习实习内容。选择2015级三年制护理专业两个班级作为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采用新型理实一体化课程进行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两个班级采用同一本教材,同一教师授课。
第三阶段:总结推广阶段2017.10—2018.04
负责人:孙文丽、张凤、史晓琪
    通过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综合测评进行考察,包括理论与实训操作的评分,得出结论,高职护理专业《儿科护理学》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是否合理,并撰写研究报告,得出结论并加以推广。
 
 
 
 
 
 
3. 项目研究保证措施(含装备、师资、授课地点等)
 
    医疗卫生系是我院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结合我国国情,就业现状及本市的经济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学院领导十分重视,已经设为重点培养专业,目前我们拥有一支结构十分合理的护理教师团队,共有专兼职教师40人,其中专任教师20人,兼职教师20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4人、副教授5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2人、有医院工作经历的6人,外聘讲授儿科护理学的专家3人,这为本课题的研究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同时,建设了与医院仿真的实训中心,拥有完备的儿科实训器材,如小儿保温箱、小儿头皮静脉模型、蓝光治疗仪、儿童洗头机等。同时我市的几所大型医院都与我院有密切的联系,也是我院学生的校外实习基地,所以,我院教师能够深入了解到医院对人才的真正需求,因材施教。并与多家大中型幼儿园有联系,可以为学生提供见习基地,同时,儿童作为全民关注的特殊人群,如何能够更好的在临床工作中指导健康小儿的养护,护理患病小儿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4、课程实施一体化教学的目录框架

      项目名称           学时         核心技能            辅助技能
 
小儿年龄分期特点           4     小儿各年龄期特点    各年龄期小儿营养需求
小儿体格发育               4     体格发育常用指标    小儿基础护理技术
小儿感知觉、运动发育       4     小儿运动功能发育    小儿感知觉发育     
各年龄段儿童游戏           2     小儿体格锻炼方法    各年龄期小儿游戏种类
小儿护理技术操作           4     身高体重评估及护理  更换尿布、洗澡、抚触
新生儿疾病的护理           6     足月儿与早产儿护理  新生儿蓝光疗法
腹泻小儿的护理             4     腹泻患儿的护理措施  临床补液的方法
肺炎患儿的护理             4     肺炎患儿的护理措施  小儿雾化吸入法
肾炎患儿的护理             4     肾病综合征的护理    小儿导尿术
贫血患儿的护理             4     缺铁性贫血的护理    白血病化疗的护理
糖尿病患儿的护理           4     糖尿病的分型及护理  胰岛素注射的护理
小儿急救的护理             2     常见小儿急症的护理  小儿心肺复苏法
 
 
 
 
5、项目案例(一次完整的一体化课教案或课程教学设计)
儿科护理学一体化教学教案
 
课程名称 儿科护理学 授课班级 15(3)护理
二班
课 型 理实一体化
授课教师 史晓琪 授课地点 理实一体化
教室
学 时 4学时
授课题目(章节) 第五章 第三节   肺炎患儿的护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简述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病因、诱发因素及预防要点。
2.掌握肺炎患儿护理评估的要点,列举常见的护理诊断/问题。
3.能对轻症肺炎患儿进行生活护理及病情观察指导。
4.初步具有清理呼吸道、降温及配合医生救治重症肺炎的能力。
5.认识肺炎对小儿健康的危害,能积极进行小儿肺炎的预防宣教。
6.扩展辅助技能:复习小儿雾化吸入法。
大体教学过程、内容与时间安排
1. 复习旧课,病例分析导入新课(10分钟)
2. 肺炎概念、病因及诱发因素(10分钟)
3. 病理生理与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要点(20分钟)
4. 护理评估、护理诊断/问题与护理措施(30分钟)
5. 回顾总结(10分钟)
6. 扩展雾化吸入法示教(20分钟)
7. 学生分组练习(30分钟)
8. 情景设置表演(10分钟)
9. 总结评价(5分钟)
10.达标测试(10分钟)
 
教学方法与辅助教学手段
启发式讲解法、病例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微课教学法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6. 推广及应用价值
 
  1. 儿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学生重点必修课之一,也在职业资格考试中占有很大比例。
  2. 我院儿科实训室设备完善,很多新的技术操作都有待于开设。
  3. 小儿是大众眼中备受关注的人群,因此做好小儿日常护理及疾病的治疗具有很高的社会利用价值。
  4. 本课题研究成功后,形成了完善的教学模式,学生掌握更多的儿科操作技能,不仅对学生自身学习,对其家庭中小儿的养护也有很大促进作用。
 
 
 
 
 
 
 
 
五、项目负责人所在系部意见
1.申请表所填写的内容是否属实;
2.项目负责人和参加者的政治素质与业务水平是否适应于主持和参与本项目的研究;
3.所在系部是否能提供完成项目所必需的时间和条件。
 
 
 
               
 
                                    
系部负责人签名:                       推荐系部公章:
 
                                                                 年   月   日
六、院评审委员会意见
           
                                         
 
 
                              
 
主任签名:                 年   月   日